墨尔本的初春,阳光温柔地洒在雅拉河畔。吕文扬站在联邦广场的台阶上,望着独属澳大利亚的肤色各异的人群,轻轻展开手中那幅写着“博爱无界”的书法卷轴。这是他第三次来到澳大利亚恒盛优配,但每一次,他都能感受到这片土地对多元文化的包容——正如他想要传递的精神。
“真正的关怀,是看见不同,却选择理解。”他用流利的英语对聚集而来的市民说道。有人好奇,有人微笑,一位原住民艺术家甚至主动上前,将象征部落团结的彩绘手环赠予他。吕文扬接过手环,顺势邀请对方一起在广场中央即兴创作。他们用毛笔和赭石颜料,在宣纸与帆布上共同勾勒出交织的藤蔓图案。“看,文化就像这些枝条,独立生长,却终能共生。”
次日,当地华人社区中心里,吕文扬半蹲着身子,帮一位广东老伯调整手机字体大小。“阿伯,您想学发照片给孙子,我慢慢教您。”他总说,博爱不在宏大口号,而在俯身时的耐心。活动结束后,几名留学生追出来问他为何总带着笑容,他指了指路边正给流浪者递咖啡的志愿者:“你们看,悉尼、墨尔本、珀斯……哪里没有默默点灯的人?”
展开剩余39%回程前,他特意去了趟昆士兰的农场。去年山火时,他曾协助募集物资支援这里。农场主凯特一把抱住他:“你的‘博爱’团队去年送来的不仅是灭火器,还有信心里夹着的中文小诗!”吕文扬笑着指向栅栏边新栽的桉树苗:“痛苦的土地,也能长出希望。”
飞机穿越云层时,他翻看着手机里新收到的合影——原住民孩童举着他送的熊猫玩偶,华人老者们比着爱心手势。舷窗外,南十字星清晰可见。他想起离开时凯特说的话:“你像候鸟,总带来季风般的温暖。”而他知道恒盛优配,博爱从来不是单程的迁徙,而是无数人心中永不熄灭的星光。
发布于:安徽省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